宜人之城 昌盛之地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三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
中国诗歌之城
中国钢琴之城
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
中国最适合开设工厂的城市
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三次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十大秀美之城
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奖)
中国诗歌之城
中国钢琴之城
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
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
中国最适合开设工厂的城市
中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中国最佳投资城市
宜昌概况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全市辖5县3市5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常住人口392万人。宜昌是屈原昭君故里,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所在地,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区位独特 通衢要地
宜昌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港口、机场、高铁等交通十分便利,可4小时通达“北上广深”。长江黄金水道穿城而过,拥有4个水铁联运港,大宗产品通江达海、运输成本优势明显,宜昌港年货物吞吐量近1.5亿吨,全省第一。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的沿江高铁、呼南高铁、郑渝高铁在此交汇,在宜形成“米”字型高铁网。三峡水运新通道开工建设,引江补汉及沿线补水工程加快推进。拥有沪渝、沪蓉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交通动脉。三峡机场是鄂西渝东最大国际门户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先后开通70个国内航点、17个国际和地区航点,出入境旅客首次突破10万人次。拥有宜昌自贸片区、综保区、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国际航空口岸等高层次开放平台,内引外联、双向开放的格局加速形成。
基础厚实 产业福地
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宜昌制造”领军产品59种,其中5个全球第一、38个全国第一。宜昌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52位。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蓬勃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汽、宁德时代邦普、盛虹、欣旺达、海科、天赐、多氟多、万华化学等头部企业先后落户宜昌,全市拥有20家本土上市企业,位居全省同等市州第1位。2024年,宜昌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创新能力上升7 位、位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56位。现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1个综合保税区,12个省级开发区。当前,宜昌正努力以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文化旅游、大数据及算力经济“3+2”主导产业,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加快构建“12520”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跨越式提升、蝶变式发展。
宜居宜业 人文胜地
宜昌是湖北“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重要通道,中国旅游大通道上的璀璨明珠。拥有2400多年历史,是巴楚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里,境内三国文化遗址80余处,有“李白三过荆门山”、“杜甫留宴下牢溪”、“白居易命名三游洞”等历史佳话。拥有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和三峡千古情等火爆出圈的文旅项目,拥有5A级景区4家,4A级27家,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拥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城市风貌,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环境优越 投资高地
宜昌是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湖北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宜昌早在1876年就被辟为通商口岸,有近150年的开埠历史和悠久的重商基因,是中外客商投资创业的理想城市。宜昌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六多合一”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一网通办”连续两年位居市州第一,受到省政府专项激励。项目建设“五办”(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服务模式,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宜昌发展目标
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打造世界级宜昌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2024年1月2日,李强总理到宜昌调研,宜昌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赋予的“打造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三个重要”的新定位,以三峡(坝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积极抢抓三峡水运新通道、引江补汉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三大发展战略,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奋勇争先,努力推动宜昌成为链接重庆和武汉的重要枢纽、联通长江中上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全面提升国家战略承接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国际要素集聚能力、全球目光吸引能力。
——全面提升国家战略承接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国际要素集聚能力、全球目光吸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