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
现代化工新材料
宜昌磷矿资源保有储量43亿吨,占全国15%,居全国八大磷矿区之首,拥有年产值过百亿元企业集团4家(宜化、兴发、三宁、华强)。立足丰富的磷矿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持续推动磷矿、新能源材料、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迭代升级,全力延伸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已建成磷酸铁锂电池产能70GWh,基本形成了涵盖上中下游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
未来,将发挥资源和龙头企业产业基础优势,持续推进产业裂变,加快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聚区。同时,着力发展电子级、食品级、医药级磷酸盐,延伸突破发展氟化工、硅化工,全力打造世界级高端磷化工产业集群。
文化旅游
宜昌有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7家,年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擦亮世界级山水、世界级文化、世界级工程、世界级康养四张名片,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新能源及高端装备
宜昌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装备制造业全部8个行业大类、95个小类的地级市之一。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电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化工装备、环保装备、电力装备、特色专用装备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宜昌是“电化长江”的策源地,率先开展岸电试点,推动建设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示范区、长江中上游最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国内首艘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公务船“三峡氢舟1号”在宜昌下水,长江首艘5000吨级纯电推散货船、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开工建造。
未来,将以新能源电池、绿色智能船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抽水蓄能、光伏等装备制造为重点,着力打造中国清洁能源之都和“电化长江”先行区。
大数据及算力经济
宜昌是国家千兆城市、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全域覆盖。3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一期、三峡数智产业园、信息高铁华中枢纽站、点军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成投运,全市算力规模突破2000P,成为全省最大规模算力集群。宜昌与三峡集团合作,着力打造算力和电力协同示范区。
未来,将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机遇,大力实施算力网络强基、数据价值倍增等五大行动,推动存力、算力、运力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
生命健康
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千亿。拥有安琪、东阳光、人福等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6家,2024年新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11个,总数达到51个,数量全省第1。获批湖北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大力布局合成生物新赛道,全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宜召开,以生物技术引领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微生物第一城”。
“3+2”主导产业
现代化工新材料
生命健康
新能源及高端装备
大数据及算力经济
文化旅游
其他产业
食品饮料
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
建筑建材
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
商务商贸
现代金融
现代物流
现代特色农业
宜昌磷矿资源保有储量43亿吨,占全国15%,居全国八大磷矿区之首,拥有年产值过百亿元企业集团4家(宜化、兴发、三宁、华强)。立足丰富的磷矿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持续推动磷矿、新能源材料、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迭代升级,全力延伸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已建成磷酸铁锂电池产能70GWh,基本形成了涵盖上中下游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
未来,将发挥资源和龙头企业产业基础优势,持续推进产业裂变,加快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聚区。同时,着力发展电子级、食品级、医药级磷酸盐,延伸突破发展氟化工、硅化工,全力打造世界级高端磷化工产业集群。
文化旅游
宜昌有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7家,年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擦亮世界级山水、世界级文化、世界级工程、世界级康养四张名片,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新能源及高端装备
宜昌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装备制造业全部8个行业大类、95个小类的地级市之一。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电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化工装备、环保装备、电力装备、特色专用装备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宜昌是“电化长江”的策源地,率先开展岸电试点,推动建设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示范区、长江中上游最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全球载电量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国内首艘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公务船“三峡氢舟1号”在宜昌下水,长江首艘5000吨级纯电推散货船、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开工建造。
未来,将以新能源电池、绿色智能船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抽水蓄能、光伏等装备制造为重点,着力打造中国清洁能源之都和“电化长江”先行区。
大数据及算力经济
宜昌是国家千兆城市、全省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城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全域覆盖。3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700亿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一期、三峡数智产业园、信息高铁华中枢纽站、点军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成投运,全市算力规模突破2000P,成为全省最大规模算力集群。宜昌与三峡集团合作,着力打造算力和电力协同示范区。
未来,将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机遇,大力实施算力网络强基、数据价值倍增等五大行动,推动存力、算力、运力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
生命健康
生命健康产业产值突破千亿。拥有安琪、东阳光、人福等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6家,2024年新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11个,总数达到51个,数量全省第1。获批湖北省首个合成生物产业园,大力布局合成生物新赛道,全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宜召开,以生物技术引领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微生物第一城”。
“3+2”主导产业
现代化工新材料
生命健康
新能源及高端装备
大数据及算力经济
文化旅游
其他产业
食品饮料
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
建筑建材
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
商务商贸
现代金融
现代物流
现代特色农业



